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统计局关于劳动工资统计若干具体问题的解答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06:40:13  浏览:906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统计局关于劳动工资统计若干具体问题的解答

国家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关于劳动工资统计若干具体问题的解答
国家统计局



最近,一些地区和部门在布置一九八一年劳动工资统计年报和一九八二年劳动工资定期统计报表中,提出一些具体问题。经与国家劳动总局研究,现综合答复如下:
一、关于浮动工资、承包工资、提成工资的统计问题。
1.浮动工资。目前浮动工资的形式很多,按浮动幅度大小分,可分为全浮动、半浮动、小浮动;按分配形式分,有联产浮动、联利浮动、百分计酬浮动、死分活值、活分活值等。它是和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好坏联系起来的一种工资形式。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好,利润增加,可供浮动的
工资就多;反之,企业生产经营成果不好,发生亏损,浮动的那部分工资就会减少。在确定浮动工资属于计件工资或计时工资时,应该根据企业分配给职工个人时是采用什么形式来确定。凡是采用计时工资分配形式的,统计为计时工资,其超过标准工资部分统计为奖金;凡是采用计件工资
分配形式的,统计为计件工资,其超过计件标准工资部分,统计为计件超额工资。
2.承包制。如国营农场的“三定一奖”联产计酬责任制,商业部门把网点包给个人或小组实行利润包干等等。凡是把任务包给职工个人的,其工资应统计为计件工资,超过本人标准工资部分,统计为超额工资。包给小组的应按其分配给职工个人是采取什么形式来确定,具体方法与上
述第一条相同。
3.提成工资。根据1981年国务院10号文件的规定,商业部门实行的全提成工资,应视为计件工资,其超过原标准工资部分,统计为计件超额工资。目前还有些地区饮食业、服务行业实行的基本工资加提成工资制度(即企业发生亏损时,保证其基本工资),则不应视为计件工资
,仍应按计时工资统计,超过标准工资部分,按奖金统计。
二、关于施工单位实行的“全优工程综合奖”的统计问题。
根据1980年6月20日国家建工总局(80)建工劳字第355号关于改进建工企业奖励制度的通知规定:“全优工程综合超额奖”是以全国统一劳动定额为计算依据,按照规定的人工单价,从节约的人工费中支付的,属于计件工资范畴,可以不限制超额奖金水平。因此,凡是实
行全优工程综合超额奖办法的施工单位,其全优工程超额奖应按计件工资的办法统计。
三、关于实行超额计件,完不成定额仍发基本工资的统计问题。根据国务院1981年10月2日(1981)76号急电,关于控制奖金发放问题的通知精神,有些企业实行的完不成定额照发基本工资,超额支付计件工资的,虽然名为计件,实为超额奖,不应按计件工资对待,应统
计为计时工资,其超过标准工资部分应统计为奖金。
四、关于计件超额工资如何统计问题。
根据我局1980年9月“劳动工资统计主要指标解释”的规定,计件超额工资是指计件工人超过定额后所得的工资,即计件工人实得的全部计件工资减去应得的计件标准工资后的部分。有些地区提出,某些企业的工人由于从事的生产的工作物等级高于本人工资等级,因而其计件标准
工资高于本人标准工资,其计件超额工资如何统计问题,我们意见也应用全部计件工资减去应得计件标准工资后计算其计件超额工资。纺织企业试行计件工资制,对达到定额的挡车工给予补差,应视作计件标准工资,其超过定额后所得的工资,应统计在计件超额工资。
五、关于医疗卫生津贴是否算津贴的问题。
根据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79)卫政字1780号、(79)财事字399号、(79)劳总薪字185号文件规定发的医疗卫生津贴属于岗位津贴性质,应统计列入工资总额中的各种津贴项内。
六、关于计算工人劳动生产率是否包括学徒的问题。
计算工业企业的工人劳动生产率,不应包括学徒;施工单位与工业企业情况不一样,且历史上计算施工单位建筑安装工人劳动生产率时,都是包括学徒工在内的,因此,现仍暂按过去的规定执行。
七、关于“重点市全民所有制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构成情况季报”的填报范围和报送方法问题。
该表仅由我局确定的三十六个重点市填报。报送方法改为由重点市统计局在季后12~15日直接寄送我局(填报的空白表式由我局直接寄发)。
八、关于安置到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工作、但保留三招权利的社会青年的统计问题。
当前我国劳动就业的办法是,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就业方向主要是大力发展自负盈亏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和一定范围的个体经济。因此,凡是安置到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包括全民所有制单位办集体,街道办集
体,劳动服务公司办集体及群众自筹资金兴办的集体)工作,不论其是否保留三招权利,均应按城镇集体职工统计。各地区需注意不要将这部分人员重复计算在城镇待业人员中。
九、关于协议工的统计问题。根据煤炭部(81)煤劳字第789号、国家劳动总局(81)劳总劳字92号文件《关于统配煤矿当前劳动方面几个主要问题的暂行规定》的精神,在国家计划内,招收农村的协议工,可以统计在临时工的项目内。



1981年11月12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出口河豚鱼加工企业的加工及检验人员资格认可规定

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


出口河豚鱼加工企业的加工及检验人员资格认可规定

      (1994年3月28日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发布)

 

  第一条 为了提高出口河豚鱼的质量,确保食用安全,维护国家信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出口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出口河豚鱼加工企业从事挑选、宰杀和储藏管理的加工人员(以下简称加工人员)及检验人员的资格认可管理工作。

  第三条 出口河豚鱼加工企业的加工及检验人员,必须按本规定的要求办理资格认可手续后,方可从事河豚鱼的加工及检验工作。

  第四条 出口河豚鱼加工企业的加工及检验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经其所在单位推荐,可向所在地直属商检局提出书面申请。

  一、检验人员条件:

  1.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具有河豚鱼加工及检验工作经验;

  2.经过商检局培训,成绩合格;

  3.未患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无色盲色弱等视觉缺陷;

  4.坚持原则,办事公正。

  二、加工人员条件:

  1.经过商检局培训,成绩合格,具备一定的河豚鱼加工及储藏知识,岗位操作熟练;

  2.未患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无色盲色弱等视觉缺陷;

  第五条 各直属商检局专家小组,对提出申请的出口河豚鱼加工及检验人员进行培训、资格审查和理论及实际操作考核。经考核合格者,由各直属商检局颁发“出口河豚鱼加工及检验人员认可证”,并报国家商检局备案。

  第六条 “出口河豚鱼加工及检验人员认可证”由国家商检局统一组织印制,有效期为三年。获证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第七条 各直属商检局定期复查和不定期抽查获证人员的工作,对其工作实绩予以评价记录,奖优罚劣。对玩忽职守造成质量事故的责任人,吊销认可证。

  第八条 本规定由国家商检局负责解释。

  第九条 本规定自1994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证券交易营业部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证券交易营业部管理暂行办法

1990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

第一条 为加强对证券交易营业部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暂行办法所称证券交易营业部,是指依本暂行办法规定、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金融机构设置的专门经营证券交易业务的对外营业场所。
非金融机构不得设置证券交易营业部。
第三条 信托投资公司和综合性银行,以及其他经中国人民银行特别批准可以经营证券交易业务的金融机构,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设置证券交易营业部,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经营状况良好。
(二)有不少于人民币五百万元的证券营运资金。
(三)有合格的业务人员。
(四)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必要的交易设施。
第四条 金融机构设置证券交易营业部,要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城市人民银行分行提出申请,并填写由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设立证券经营机构申请登记表》,由人民银行根据当地证券市场中介机构的设置情况进行审批。申请时,需持下列文件:
(一)设置证券交易营业部的申请报告。
(二)证券交易营业部的筹建方案。筹建方案须包括下列内容:所在地、证券营运资金数额、业务范围、主要业务人员人选及其资历。
(三)证券营运资金验资证明。
(四)证券交易营业部内部管理办法。
(五)金融机构最近三年的年度业务报告和资产负债表。
(六)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证券业务的批文。
(七)中国人民银行认为必要的其他材料。
全国性的金融机构设立证券交易营业部,由所在地人民银行分行审核,报总行审批。
第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金融机构的申请和该机构的经营状况以及当地证券市场的需要,批准证券交易营业部经营下列业务的部分或全部。
(一)代理发行各种有价证券。
(二)自营和代理证券买卖。
(三)代理支付和代收证券的本息红利。
(四)证券的鉴证、登记过户。
(五)证券代保管。
(六)证券投资咨询。
(七)其他证券业务。
证券交易营业部扩大证券业务经营范围,须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第六条 证券交易营业部自接到批准文件之日起三个月内未开业者,原批准文件自动失效。
第七条 设立证券交易营业部的金融机构应将下列变更情况告知原批准机关。
(一)变更证券交易营业部的营业场所。
(二)变更证券交易营业部的证券营运资金数额。
(三)该金融机构的经营出现重大变故。
第八条 撤销证券交易营业部应在报经营业部原批准机关批准后,方可终止业务。
第九条 设立证券交易营业部的金融机构,应设置有关证券业务的会计科目,如实地反映证券交易营业部的业务经营状况,按中国人民银行的要求按时报送证券业务报表。
第十条 证券交易营业部的证券库存总额(按当日市场挂牌价格计算)不得超过其营运资金总额。
第十一条 证券交易营业部的业务活动应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管理和监督。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