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检察机关应践行行政公益诉讼/杨涛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2 17:03:03  浏览:935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检察机关应践行行政公益诉讼

杨涛


我国司法界多位官员和学者指出,我国15年前颁布实施的《行政诉讼法》,其制度安排难以完全适应今天的现实需要,迫切需要进一步加以修改与完善。其中,拓宽原告资格,增加行政公益诉讼也成了学者讨论的一个热点。(《中国青年报》4月5日)
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出于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在公共利益受到违法的行政作为或不作为情形下,提起的行政诉讼。在目前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下,公民和社会团体提起的行政公益诉讼面临着法律上原告资格的障碍。依照我国现行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行政诉讼的原告必须是行政行为的相对人或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当事人,而在违法行政行为侵犯的是不特定的多数人或没有特定的受害人只是公共利益时,一般公民和社会团体就没有原告的资格。
然而,现实却呼唤行政公益诉讼。2000年10月,浙江省台州市著名画家严正学就状告台州市椒江区文体局纵容支持歌舞厅、夜总会在小学校门口经营,并为色情表演提供场地。法院就以严正学与具体行政行为无法律上的利害关系,驳回其的诉讼请求。现实的需要与法律的规定凸显矛盾。
在这种情形下,笔者认为,在法律还没有修改以前,检察机关应当首先践行行政公益诉讼,为法律的修改摸索道路。首先,从理论上讲,检察机关是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代理人,那么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公共利益时,检察机关应当被认为是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当事人;其次,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条也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所以说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也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说,尽管法律上对于行政公益诉讼没有具体规定,但检察机关担当行政公益诉讼不存在理论和法律上的障碍,至少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反而,由检察机关先行担当行政公益诉讼有利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推进行社会的文明进步,并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正式建立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世界各国,行政公益诉讼都是一种正式的行政诉讼制度。在英国,检察总长代表国王,有权阻止一切违法行为,代表公共利益可以主动请求对行政行为实施司法审查,还可以在私人没有起诉资格时帮助私人申请司法审查,即检察长是原告,公民列为告发人。在德国也有类似的规定,域外的成功经验可以作为我们推行这项制度的借鉴。
因此,笔者认为,我们不仅要期待立法机关更多地征求民意,尽快修改法律,增加行政公益诉讼这一行政诉讼类型。我们也期待司法机关在法无明文规定亦不禁止时,在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的前提下,多做一些有益的摸索和改革,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的问题上应当身体力行,为制度的建立添砖加瓦。


通联: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检察院 杨涛 邮编:341000 E-mail:tao1991@163.net tao9928@tom.com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坚持正面教育,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


关于坚持正面教育,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




学校是培养教育下一代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但是,近几年来,少数学校对学生施行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现象却屡有发生,个别人甚至粗暴摧残学生,影响尤为恶劣。对于这种严重违背党的教育方针,妨碍少年儿童身心发
展的现象,必须坚决制止,为了防止和杜绝这类问题的继续发生,现特通知如下:
一、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教师对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既要管教管导,严格要求,又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生动活泼、丰富多采的教育、教学活动,积极引导他们为
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奋发向上。不要脱离儿童好动、好玩、好问的特点,把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培养成唯唯诺诺的“小老头”。
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不要偏爱一部分人,歧视另一部分人。对于有缺点、错误的学生,要深入了解情况,具体分析原因,满腔热情地做好他们的思想转化工作。要善于发现、培养和调动后进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尊重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他们
的上进心,帮助他们满怀信心地前进。对于极个别屡教不改、错误性质严重、需要给予纪律处分的学生,也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以理服人,不能采用简单粗暴和压服的办法,更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二、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学习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等业务知识,帮助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学会科学的教育方法,逐步掌握教育儿童的规律。当前,要结合五讲四美三热爱、为人师表活动,把热爱
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作为师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予以落实。对于师德高尚、教导有方、成绩卓著的教师要予以表彰奖励,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总结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使广大教师学有目标,赶有方向,把师德教育活动逐步引向深入。
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极易造成师生的对立情绪,使学生产生自卑、怯懦心理,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学生肢体损伤,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造成十分恶劣的后果,并且容易引起家长与教师的纠纷。各地城乡初等学校都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经常教育全体教职员工,把禁止体罚和变相体
罚学生作为一条学校纪律,严格遵守。今后,对于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人员,必须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和改正错误。对于情节严重、屡教不改的,要查清事实,区别情况,给予适当的纪律处分。对于残害儿童、情节恶劣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报请有关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四、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认真检查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情况,并做好思想工作,使广大教师既能爱护学生,又要勇于负责、敢于管理,防止因严禁体罚而出现放弃管理的偏向。要采取适当方式,向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加强尊师爱生的宣传教育工作,树立尊师爱生的良好风尚。
对于辱骂、殴打、伤害教师的事件,应继续抓紧处理,切实保障教师的正当权益和人身安全。



1984年5月4日

关于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再贷款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


关于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再贷款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
1998年6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西藏分行不发):
1994年人民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改革后,总行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先后安排了一部分短期融通资金、再贴现和对农村信用社再贷款(以下统称再贷款)。总体上看,这部分再贷款的使用情况是好的,对于解决各地支付清算的临时头寸不足,推动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和促进农村合作金融体制的平稳运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少数分行未完全贯彻总行关于再贷款主要由省级分行集中管理的原则,一部分再贷款的实际期限超过了总行规定,少数分行超范围违规发放再贷款,甚至发生了个别分行超限额发放再贷的严重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人民银行分行的再贷款管理,现作出如下规定,请遵照执行: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任何时点的再贷款余额均不得突破总行核定的限额。
各分行的再贷款限额(包括短期融通资金限额、再贴现限额及对农村信用社再贷款限额)以总行下达的再贷款额度通知书为准。总行对以上三项资金限额均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各分行不得将各分项资金限额调剂使用。
除上述三项资金之外的其他中央银行信贷资金,各分行清理收回后不得周转使用。
二、集中再贷款管理和审批权限。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要集中管理短期融通资金,对地(市)级分行使用短期融通资金发放再贷款,要逐笔审批,不得对其下达资金限额。
再贴现的管理与操作,须主要集中在一级分行和辖内少数中心城市分行,不得对商业票据业务欠发达的地(市)级分行下达再贴现限额。
对农村信用社再贷款的审批权要集中在地(市)级分行。
所有再贷款限额均不得下达给县(市)支行。
三、按照规定的范围和期限发放再贷款。
短期融通资金只能用于解决商业银行支付清算的临时头寸不足。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再贷款,期限不得超过20天,对其他商业银行再贷款,期限不得超过7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不得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农村信用社限额内再贷款除外)。
再贴现的最长期限6个月。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量,不得低于再贴现总量的80%;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再贴现,须报经总行批准。
对农村信用社贷款仅限于以下三种用途: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的支农资金需要,贷款期限最长6个月;农村信用社的季节性资金需求,贷款期限最长3个月;农村信用社支付清算的临时头寸不足,贷款期限最长20天。
未经总行批准,各分不得对任何发生支付危机的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
四、进一步完善业务考核制度,加强内部监督管理。
总行以下达的再贷款额度通知书为准,按月考核各分行的再贷款总限额和分项资金限额的执行情况,并同时考核各分行再贷款的投向和期限结构。各分行要结合辖内金融机构信贷收支总量和结构变化,对再贷款使用情况及其操作效果进行定期分析,并按月向总行报送月度报告。同时,要进一步采取切实措施,组织清收1993年以前对其他商业银行发放的、期限在7天以上的再贷款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对各分行的清收进度,总行实行按月单独考核。
各分行发放再贷款,必须按照总行有关规定建立完备的业务操作手续,明确有关业务部门在审查、审批、发放、到期收回等环节的职责。会计部门要对每笔再贷款业务进行复审,并凭留存的再贷款额度通知书监控再贷款限额的执行情况,对超过总行下达限额、规定期限和范围发放再贷款的,不予办理,切实加强会计监督。统计部门要按统计制度规定的科目归属如实进行统计,不得虚报瞒报。各分行货币信贷、会计和统计部门要建立再贷款对帐制度,定期核查再贷款限额执行情况及其投向和期限结构。要在行内形成一种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机制。
五、对违规发放再贷款的,要严肃查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
(一)对超过总行下达限额和不按规定范围、期限发放再贷款的;
(二)擅自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的;
(三)未经总行批准,对发生支付危机的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要按照本通知规定,对再贷款使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检查,对不符合本通知规定的,要限期纠正。各分行要于1998年7月底以前将清理检查结果报送总行货币政策司。总行将对部分分行的再贷款使用情况,进行重点抽查。